P1230543(001).jpg

2010年的上海,堪稱中國最給力的地方,
一整年下來,除了談論世博還是世博,連外灘這麼閃亮的地方都成了配角。
回歸正題,正因為去年太關注世博,在這場盛會結束後,
我決定重新看看上海這塊地方,試圖製造一些新的回憶。

之前就聽說「田子坊」這個地方,但一直沒機會去,這回剛好可以撥出一點時間走走,
出發前並沒有特別研究,因為大部分旅遊資訊多半只告訴你哪一家店可以買什麼、
吃什麼…等特色商店的宣傳,這當然很實用,但我的出發點是想要尋找一些舊時代的味道,
既然這部份旅遊資料上比較少見,所幸就腦袋空空去探險,沒有過多的圖片資料在腦海裡,
單憑雙腳遊走在交錯的弄堂,期待著迷路的樂趣…(不過,腦中的GPS還算管用,沒機會迷路)。

 P1230399(001).jpg

有人說田子坊就是賣東西的地方,評價兩極,剛踏進去的瞬間,琳瑯滿目的商店確實讓人不可置信,
但繼續往裡頭走,漸漸的可以感受到這裡的魅力所在,就算是商店,每間房子的設計都很創意,
有的刻意維持老舊的樣子,即使刻意裝潢過的店家仍盡可能保持以前的外觀,
大部分商店只有一樓有營業,二樓多為破簷殘壁,這正是吸引我的地方,
對我來說,充滿個性商店固然值得推薦,但老舊的石庫門建築更是到田子坊一定要感受的氛圍。

555.jpg  


這張,右邊那位大伯,讓我想起斧頭幫
 P1230471(001).jpg 

上海傳統的石庫門已經越來越少,想看貼近民居風格的石庫門景觀,我建議可以到田子坊看看,
從泰康路210弄走進去,就可以看到田子坊的模型,從中便可以看出連棟式房舍的樣子,
走在每條弄堂間,不難想像以前隔壁大嬸打罵小孩的畫面、炊煙升起的米飯香,
還有巷弄裡,偶爾傳來鐵馬發出的怪聲響…
這種感覺其實跟台灣早期眷村有異曲同工之妙。

來到每個巷弄間,可不要被隨風飄揚的內衣褲給嚇到,
其實這都是為了展現當時上海人居住的生活情景,所刻意保留下來的,
我姑且稱為「裝置藝術」。(當然有些可能真的是當地居民晒的衣物)

石庫門是上海典型的民居特色,早期由四合院演變而成,門窗維持一貫的木頭打造,
門框(楣)則用石料製作,而社會地位高的人家,門框作工越精細,有一種巴洛克的華麗感,
可惜隨著時代變遷,現在到上海要看到這種原汁原味的建築越來越少。
除此之外,石庫門住宅特色還有以紅色磚木堆砌的建材,
一般多為兩層樓,斜坡型的屋頂上開著一扇小窗,稱為老虎窗,每組弄堂前還有牌樓,
若由空中俯瞰會很像一排挨著一排的連棟式房舍,社區型態的雛型絕非那個年代的產物,
但像這種較具規模的住宅發展,卻是後來才漸漸出現。

P1230535(001).jpg  

紅磚牆、兩層樓高,是典型的老上海民居特色
789.jpg  

田子坊超有特色的景觀,隨意的晾衣物,
還有錯綜複雜的電線,串連出一種古早味的回憶

P1230503(001).jpg
  

456.jpg  

 
這張也是再自然不過的"裝置藝術",裡面早已人去樓空
 感覺好像撤離家園時,東西都來不及帶走
 P1230570(001).jpg 

這是田子坊最主要的出入口,沒有過多的裝飾,
是個很容易錯過的,私房景點(泰康路210弄)
 
 
 
P1230398(001).jpg 

《田子坊怎麼去》
搭地鐵  9號線_打浦路站1號出口 (可見日月光購物廣場)
打的~也是一種方便的選擇,記得下車要索取水單喲 

下一回> 田子坊~ 送奶上門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雨中文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